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101人 收录事件1939条 收录戏考唱词536

小程序
  美韵锡剧小程序

视频号
  美韵锡剧视频号

公众号
  美韵锡剧公众号

计数器
   艺人传记:常锡文戏 · 锡剧男旦三鼎甲沈阿焕 (2025-08-04 22:00:39)
    滩簧在对子戏时期是没有女演员的,所有旦角都有男角反串。很多老艺人都演过旦角,如王嘉大黄云泉李庭秀过昭容年纪轻时都演过花旦,年纪大了就演老旦、彩旦等角色。在滩簧戏时期把扮演旦角出色的沈阿焕郑桂芬匡耀良(沈阿焕郑桂芬余步云)称为男旦三鼎甲。
    沈阿焕(1901~1984),无锡人,因师承常州王嘉大,故称常帮摊簧著名演员。他童年习民间舞蹈采茶灯,少年又兼习武术,十六岁时演唱采茶船哄动乡里,初从李晓根学唱滩簧。
    1920年民国九年,20岁时拜王嘉大为师,专攻各路旦角,小嗓清脆响亮,收放自如,音色软糯,十分讲究吐字,善于利用声腔传情唱摊簧习日,很快崭露头角,成为摊簧艺人中的佼佼者,红遍苏锡常及上海等地。
    沈阿焕由于长年累月勤学苦练,能唱擅演。除富有感情的清脆响亮,收放自如的小嗓音外,更以表演见长。他为了创造各路旦角的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(不同于京、昆),日以继夜地借日月之光,照影勤练。他扮演的青衣、花旦、彩旦等各路旦角,路子分清,绝不混淆。他把旦角的步法,归结为几句话:“青衣一条线,花旦二条线,彩旦荡散步”。
    之前,旦角不再细分。为此,在步法上吸收采茶灯舞步,借日月之光,照影琢磨建立“娘娘旦一条线,丫头旦两条线,风骚旦荡三步”之规范。并相应在声腔上加以区别,娘娘旦柔缓,丫头旦明快,风骚旦弄“嗲”,在节奏音质上,形成腔同声异。
    三旦分立自此始,戏路宽,能戏多,不同的角色演来各有千秋,其中娘娘旦如《拔兰花》王大姐之抑郁温柔,能于动中见静,静中含动;《玉蜻蜓》金大娘,唱与白皆温柔,而行为泼辣;《倭袍》刁刘氏,演成才女,仅于眉梢眼角略见风情。丑旦如《三笑》中黑二姑,脸颈手均化成黝黑,满头绢花,面行为以拘紧之状见少女羞涩。
    如《庵会》中的红云丫头,活泼俏皮,既露于形,又表于动。《拔兰花》中的王大姐,则以抑郁温柔为主,静中露动,动中含静,来刻画王大姐的复杂心理。在《两亲家》中扮乡下亲家母一角时,则以脱缰野马,奔放泼辣,又有其独到表演。
    而《杀子报》王徐氏之跌扑、抢背、坐垫,均从南拳中来。每于营业清淡时,挂演之必满座。同行有“唱不败的沈阿焕、做到绝的沈阿焕”之誉。
    1961年举行的江苏省锡剧观摩演出时,沈阿焕时年61岁。在大会上和师父王嘉大演出了对子戏《拔兰花》同李如祥演出了小同场戏《借海青》,同郑桂芬徐林美张乾大演出了小同场戏《养媳妇回娘家》。
    同年在南京与徐玲妹合演《摇棉花》,其作弄媳妇手段,刁钻毒辣,将虐待狂的变态心理刻画入微。大段白口,似念似说,音节分明,声调铿锵。
    沈阿焕40岁即告别舞台,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仅作示范演出。
    沈阿焕在各路旦角中的表演,对后辈影响很大。沈阿焕一生收徒甚多,对弟子要求极严,故出其门者,在吐字上,均具有字正、音明、声准的功底。他曾将南拳套路融入旦角身段,创“美人拳”,后作旦角基本功之教材。杨企雯沈素珍朱宝祥等拜他为师,受益匪浅。
    1958年受聘于江苏省戏曲学校任教师,为培养锡剧青年演员殚精竭虑,培养出一批优秀的青年锡剧表演人才。

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本站已经接入DeepSeek模型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