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005人 收录事件1709条 收录戏考唱词359












计数器

   人物:沈阿焕

个人简介
大事年表
人物关系
讨论+

沈阿焕(1901-1984),无锡人,因师承常州王嘉大,故称常帮滩簧著名演员。他童年习民间舞蹈采茶灯,少年又兼习武术,十六岁时演唱采茶船哄动乡里,初从李晓根学唱滩簧。与郑桂芬余步云并称“男旦三鼎甲”
1920年,20岁时拜王嘉大为师,专攻各路旦角,小嗓清脆响亮,收放自如,音色软糯,十分讲究吐字,善于利用声腔传情唱,很快崭露头角,成为滩簧艺人中的佼佼者,红遍苏锡常及上海等地。
沈阿焕由于长年累月勤学苦练,能唱擅演。除富有感情的清脆响亮,收放自如的小嗓音外,更以表演见长。他为了创造各路旦角的手、眼、身、法、步(不同于京、昆),日以继夜地借日月之光,照影勤练。他扮演的青衣、花旦、彩旦等各路旦角,路子分清,绝不混淆。他把旦角的步法,归结为几句话:“青衣一条线,花旦二条线,彩旦荡散步”。
沈阿焕40岁时即告别舞台,新中国成立之后仅作示范演出。1961年举行的江苏省锡剧观摩演出时,沈阿焕时年61岁。在大会上和师父王嘉大演出了对子戏《拔兰花》,和李如祥演出了小同场戏《借海青》,和郑桂芬徐林美张乾大演出了小同场戏《养媳妇回娘家》。同年在南京与徐玲妹合演《摇棉花》,其作弄媳妇手段,刁钻毒辣,将虐待狂的变态心理刻画入微。大段白口,似念似说,音节分明,声调铿锵。
沈阿焕在各路旦角中的表演,对后辈影响很大。沈阿焕一生收徒甚多,对弟子要求极严,故出其门者,在吐字上,均具有字正、音明、声准的功底。他曾将南拳套路融入旦角身段,创“美人拳”,后作旦角基本功之教材。杨企雯、沈素珍朱宝祥等拜他为师,受益匪浅。
1958年受聘于江苏省戏曲学校任教师,为培养锡剧青年演员殚精竭虑,培养出一批批优秀的锡剧表演人才。
  
相关条目 

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,欢迎提供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百度周东亮吧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宜兴市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