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物:郑桂芬
个人简介
大事年表
人物关系
讨论+

- 院团:早期滩簧临时组班
- 类别:演员
1922年,21岁时正式拜孙玉翠为师学旦角。擅演花旦及丫头旦,以《珍珠塔》中的彩萍、《狸猫换太子》中的寇承御、《双珠凤》中的秋华见称于时,咸以为范。以往演出,皆用清代民国初之便装,立志改革。以嗓音甜润,扮相妩媚称绝。
1926年,郑桂芬与京剧刀马旦刘艳芳结婚,始能租用京剧服饰。改革条件成熟,乃于1927年在上海八埭头如意楼戏馆首用全部古装,演出《花碧莲》。该剧,增设“说鲍求骆”一场,郑桂芬饰花碧莲,全用“簧调”,并吸收京剧二簧散板腔,改与“簧调”同调唱出,成“簧调散板”,委婉哀切,间作少女羞涩,大获成功。现代锡剧自此始。为剧种声腔系统和角色行当之建立,产生深远影响。演《白蛇传》有“算命”一场,大段讽刺揭露钱塘知县隐私之唱,俏皮明爽,唱词皆自己出,沿用为剧种固定唱词与唱法。
1933年,因时尚坤旦,改演小生。压缩旦行声腔,创短腔短调,具干脆、板口煞之特色,在小生声腔与唱法上另开一派。但从此以后,唱旦角的小嗓子没有了,反过来十年小生所练的大嗓子,又促成了他在1945年以后改演老旦、丑旦的有利条件。他在青年时代,善于博采众长,由于其前妻为京剧名演员,在表演方法上,受她的影响较深。建国后息影舞台。
1961年,参加了江苏省锡剧流派演出。在《养媳妇回娘家》中扮演城里的亲家母,在《珍珠塔》“后见姑”中扮姑娘方朵花。
他对城市中下层中老年妇女特征的理解,有其独到之处。如与沈阿焕合演《南北雌老虎》和《摇棉花》中的两对亲家母,快嘴快唱,快嘴快说,成一时之绝。
郑桂芬后收子郑少芳为徒,徐天云为其徒孙。
相关条目
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,欢迎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