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005人 收录事件1709条 收录戏考唱词359












计数器

   人物:过昭容

个人简介
大事年表
人物关系
讨论+

过昭容(1893~1992年) 江苏无锡人,锡剧演员。祖父过庆,是早期滩簧艺人。过昭容生于1893年,1908年过昭容十九岁时拜师谢阿泉,学唱滩簧,长年演出于无锡乡间。
清宣统二年(1910),过昭容与谢阿泉、谢根大、刘召庭搭班,在无锡、江阴、苏州一带乡间演唱。二十一岁时因唱“磨豆腐”一剧而轰动一时。
1914年二十二岁的过昭容,被刘召廷请到上海,参加袁仁仪班,先后演唱于上海的“天外”、“大世界”、“小世界”等游乐场,长期在上海市中心演唱。后因与常帮周甫艺合作问题,常帮产生了纠葛。经多方调解,不但使矛盾解决,且促使了常锡帮艺人的合班,以后改名为“常锡文戏”。
过昭容因其吐字清,节奏明,引腔纯,扮相俊,尤以小嗓柔软,对答如流,所有锡剧男角都争与其搭戏。他在台上无一点男相,风靡了上海市中心一带观众,都以一睹其演出为乐了。他又眼光远大,促进了常、锡两帮的合流,功不可没。
过昭容还以青衣和闺门旦见长,《兰衫记》奠定了他在上海演出的基础。他能戏甚多,老戏底子又厚。如《借黄糠》中大囡《兰衫记》中罗氏《庵堂相会》中金秀英,都发挥了他唱腔特点。
上海解放后,他组建的艺锡剧团,于1958年并入上海红旗锡剧团。过昭容年轻时唱花旦,嗓音宏亮,吐字清楚,身段动作都很优美。如他演的角色出场,先背对观众唱四句头开篇,唱到第二句甩腔时运用手眼身法步结合“亮相”,常会博得观众叫好。
1960年红旗、嘉定、青浦、金山四个锡剧团的艺人组成“挖掘整理传统剧目小组”,他是小组成员之一。
1961年省锡剧观摩演出大会,组织了老艺人专场演出。时年67岁的过昭容演出了《借黄糠》过扮李凤英,王嘉大扮李俊明。《盘夫认夫》中过扮金秀英,杨云祥扮陈阿兴。《官断私情》中过扮赵翠琴,王呆初扮徐阿坛。《劝孤孀》中过扮王兰英杨云祥扮杨妈妈。《前见姑》中过扮方卿,杨云祥扮方朵花,徐林美扮红云。
1961年秋,江苏省举办“锡剧流派会演”。大会期间,增添了一场《拔兰花》专场,竟然演了三个《拔兰花》。演出组把三个《拔兰花》汇合为一个晚会,形成了“一台三个《拔兰花》”的艺坛佳话。第一组,由王嘉大过昭容两位老先生分别担任男女主人公,完全按老本子演出,两位老先生的《拔兰花》,无疑应该安排在首先演出。这才看得出锡剧的本来面目,才看得出建国以后,在党的“百花齐放,推陈出新”的方针指引下,锡剧的发展。
  
相关条目 

如果您对此人物有任何补充,欢迎提供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百度周东亮吧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宜兴市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