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096人 收录事件1876条 收录戏考唱词467

小程序
  美韵锡剧小程序

视频号
  美韵锡剧视频号

公众号
  美韵锡剧公众号

计数器

   锡剧曲调:常锡剧 · 华东戏曲会演上的常锡剧

1952年下半年,苏南行署文化局就曾对苏南地区流动演出的十多个常锡文戏、滩簧班社、锡剧团进行集训,并把“首先”、“先声”锡剧团,改编为苏南文联先声实验锡剧团和无锡市文联首先实验锡剧团,并从苏南文工团调来主要演员姚澄、团长程茹辛以及新文艺工作者许应、田夫郑桦等十多人,后来又从上海邀来沈佩华,以及从溧阳国华锡剧团调来王兰英,不久又从无锡县调来了王汉清刘鸿儒王媛媛等二十多人,苏南、苏北、南京市并成江苏省后,苏南文联先声实验锡剧团随之调往南京,成为实力雄厚的国家级的江苏省锡剧团了。
随后无锡也以首先为班底,组建了以王彬彬梅兰珍杨企雯为首的无锡市锡剧团,常州建立了以吴雅童沈素珍为首的常州市锡剧团,苏州地区建立了以杨云祥张雅乐为首的苏州地区锡剧团。
其他流动在各地演出的常锡文戏滩簧班社,通过民间职业剧团登记条例,就地在演出市、县登记,成为各市、县的锡剧团。如当时在常州市西区剧场演出的友联锡剧团,就在武进登记,成为武进县锡剧团。
我们祖国是一个幅员辽阔,民族众多,文化繁荣的国度,地方戏曲不但众多,而且繁花似锦。但由于互不往来,互不了解,所以彼此知之甚少,举办戏曲观摩演出是广大戏曲艺人大交流、大学习的好机会。可是1952年在北京举行的第一届戏曲会演,却因尚未建省,苏南、苏北只分别去了观摩团。
这个机会终究在1954年等来了。当时华东文化部决定在当年10月,举行华东地区戏曲观摩演出,福建、江西、浙江、安徽、山东、上海、江苏六省一市的地方戏曲都选派了最优秀的戏曲剧目、最优秀的演员参加了观摩演出。像山东省的吕剧《李二嫂改嫁》、《王定保借当》,安徽省的黄梅戏《天仙配》、《夫妻观灯》、《打猪草》,上海的沪剧《金黛莱》、《妇女代表》,淮剧《不能走那条路》,浙江省的甬剧《两兄弟》,福建省的闽剧《炼印》,华东戏曲研究院的越剧《西厢记》、《盘夫索夫》,京剧《拾玉镯》、《秦香莲》等,不论剧目和演员都是当地第一流的。
江苏省参加华东地方戏曲观摩演出的剧目,包括了省内各个主要剧种。如常锡剧有《卫生干事》、《走上新路》,《双推磨》、《游庵认母》、《庵堂相会》、《调犯》,扬剧有《鸿雁传书》、《袁樵摆渡》、《挑女婿》,梆琴戏有《攔马》、《喝麦叶》、《芊建游宫》,淮剧有《大过关》、《南访》,苏剧有《窦公送子》、《醉归》,淮海戏有《求情》,京剧有《负荆请罪》、《铁笼山》、《三堂会审》,以及展览剧目,常锡剧有《拨兰花》、《摘石榴》,杨剧有《赶山塞海》,、《真假新郎》等。
常锡剧是作为全省第一主要剧种参演的,不但剧目最多,而且获得的奖项也最多。描写互相合作运动的现代戏《走上新路》和浙江甬剧《两兄弟》都获得了很高荣誉。如姚澄在《走上新路》剧中扮演李瑞珍,获得演员一等奖,王汉清扮演刘炳根获二等奖,徐风扮演张伯文也获二等奖,扮演学才的谭君卿获三等奖。剧本作者高晓声、叶至诚获剧本一等奖,许应、叶至诚获导演奖,程茹辛、郑桦获音乐改革奖,陈润康获舞台美术一等奖,全剧还获得整体演出一等奖。
双推磨》的演出特别红火,演员王兰英被誉为苏南梅兰芳,上海电影制片厂选中该剧,随后即拍摄成戏曲电影片,演员王兰英费兴生分别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观众对《庵堂相会》唱词的泥土气以及对沈佩华清脆悦耳的噪音,非常喜爱。不久《庵堂相会》也有上海电影制片厂拍摄成戏曲电影片,演员沈佩华何枫分别被评为一等奖和二等奖。
现代戏《卫生干事》是常州团的沈素珍和钱锡林演出的,他们分别被评为演员二等奖和三等奖。《调犯》是由武进团的徐玉珍演出的,获得了演员三等奖。
其他如参加《拔兰花》、《游庵认母》、《摘石榴》演出的演员王彬彬杨企雯刘鸿儒等,分别获得了二等奖和三等奖。梅派唱腔创始人梅兰珍也参加《摘石榴》的演出。
姚澄在闭幕式上代表35个剧种、185个剧目、一千多个演员讲话。剧本月刊发表了由姚澄主演的现代戏《走上新路》剧本。
常锡滩簧以常锡剧的名义参加华东地方戏曲会演,这在华东地方戏曲会演资料的书上,白纸黑字印了的。
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