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005人 收录事件1709条 收录戏考唱词359












计数器

   戏考:姚梅凤与大陆调



 作者:张屯


      究竟是谁首先将杭州武林班(即杭剧)的大陆调引进到我们锡剧中来的?以往因“头绪”颇多,一直未见定论。


  数年前偶读《毗陵曲坛缀录》一书(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),见有一段文字为:“大陆调的引进。1937年秋(一说‘西安事变’那年,即1936年),筱文艳在苏州金星剧场演出淮剧,武林班在新民剧场演出《方玉娘哭塔》,常锡戏在协兴剧场演出《李三娘磨房产子》。三个剧场十分靠近。演出时,武林班(大锣调)的高亢明亮,引起了常锡戏艺人徐玉珍的兴趣,并由她首次引用到《李三娘磨房产子》剧中(徐饰李三娘)。继而姚梅凤、王玲娣、沈佩华陆爱英等人都学着演唱,逐步传开,成为与簧调并列的一个基本曲调。”   上文所举的引进年月,首肯为“1937年秋”;另有“一说”,惜未有详证。而据笔者于2001年秋所获悉的另一例证是:姚梅凤是首先引进大陆调的人选。这是由《关于苏州昆剧工作的思考》(顾笃璜著)一书为我们提供的。


  由于笔者也是一名锡剧老观众,对此题也颇有情趣。记得于1945年我便看过姚梅凤老师的演出,1982年于姑苏会面建交,也算得“老识相”了,既已发现疑团,必要的核实似已落在我的肩上。于是,我决定在2001年年底完成这一任务。承蒙姚梅凤老师的耐心配合与支持,总算让我解开了这一谜团。


  姚老师已从苏州吴江市锡剧团退休多年。因年事已高,健康欠佳,现常住南京安度晚年。对于“引进”大陆调一事,她很不以为意。退休前她一直任吴江锡剧团团长,因她长期坚持率团在乡镇为广大农民巡回演出,曾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。


  鉴于我们已是“故知”,她才如实回答了我的有关提问。现综录如下:   “我的师父名叫姚家兰(属“苏帮”)。我本姓张;拜师后即从师姓。我是属鸡的,生于1922年1月6日,在苏州拜师时我是16岁(本文皆以虚岁论,下同。)从那年起,我随了师父的戏班,经常在阊门外的‘小广场’边学艺边演戏。并抽空到就近的场子看看杭州武林班的演出。那时,我对他们的大陆调很感兴趣,平时就学着哼哼,觉得味道真好。


  “到1937年夏,我随戏班来到无锡火车站附近的中央戏馆演出。我们戏班上演的剧目为《马寡妇开店》……(姚讲到此略有停顿,并语带疚意。笔者谓:此虽属粉戏,但许多老戏班常上演;请讲下去。)我在演到马寡妇调戏狄仁杰时,稍一不留神,竟脱口唱出大陆调来了!因演小生的郭雅君(饰狄)既不会唱此调,又一无准备,竟愣在台上乱了套。待我们下台之后,我当即被师父训骂了一顿:你这小鬼丫头,哪能会在台上闯这样的祸?唱出这个调子来的?那位小生演员郭雅君已于前年辞世。我师父姚家兰现于吴江欢度晚年,已是87岁高龄了。他身体健康,家庭十分幸福。


  “嗣后,我便在台上将大陆调正式唱开了,并不断有新发展。


  “在无锡中央戏馆唱罢《马》剧后,紧接着开排上演的便是应节戏《白蛇传》。因为五月端午节来了。我当初在台上出错,脱口唱出大陆调来,实为‘无心插柳’。其确切年月,应为公历1937年5月。”


  到目前为止,我们可以这样认为:姚梅凤老师和徐玉珍老师等,她们都是锡剧界首先“引进”大陆调的有功之人,引进年月是在1937年的夏秋。
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百度周东亮吧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宜兴市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