锡剧大戏考
  

本站共收录人物1005人 收录事件1727条 收录戏考唱词359












计数器

   戏考:锡剧发展史上的几个点




      1、大约清乾隆、嘉庆至道光年间,锡常乡民用当地的民歌小曲说唱故事以自娱,称为"东乡调"。
  2、太平天国前后,"东乡调"逐渐发展成曲艺形式的"滩簧",演唱生活中的小故事,由于语音唱腔略异,又分"无锡滩簧"和"常州滩簧"。滩簧吸收了江南民间舞蹈"采茶灯"的身段动作,并曾用采茶灯、花鼓戏的方式演出,故又被称作"花鼓滩簧"。
  3、之后,滩簧戏多为二人一档,在农村中活动,所演节目只有一旦、一生(或一丑)两个脚色,称为"对子戏"。
  4、20世纪20年代初期,开始出现"京、簧合班",即是滩簧班子和京剧演员的合作。
  5、1908年后,滩簧戏进入城市,又发展为多至几十人同场演出的"大同场戏",开始演出大规模戏。
  6、辛亥革命前后,无锡、常州的滩簧戏正式搬上舞台,并先后进入上海,不久逐渐合班演出,改称"常锡文戏"。
  7、20世纪30年代,又吸收了杭州武林班的大陆板,苏州文书调的"玲玲调",苏州滩簧和申曲的"迷魂调"与"三角板",京剧的"高拔子"以及《春调》、《紫竹调》、《九连环》、《绣荷包》等江南民间小调,使唱腔更加丰富多彩。
  8、1935年,江苏严禁滩簧。伪江苏省第一区党务指导员办事处下令无锡县党部严加取缔"淫剧"。9月27日,无锡第一台、中东、中央、耀记 等戏院在报上联合刊登宣言,责难当局对滩簧"既不改良,又阻止改良,是对不起无锡社会的",同时,各戏院联名向伪省党部、伪省教育厅具呈宣称:"誓死反抗 任何不公道的待遇",要求"派员来无锡调查处理"。10月5日,伪省党部派委员潘国俊前来调查观看,无锡第一台在《人报》、《锡报》上刊登广告,使用"无 锡文戏"名称"公演《克宝桥》"。潘委员观后表示"甚为满意",并称"无锡文戏在艺术上、社教上评价都是极高的""(滩簧)假使都能这样,是绝无疑异 的",对递送的一份《无锡文戏改进意见书》表示同意。当即成立了"无锡文戏改进委员会",聘请当时在无锡社桥"江苏省立教育学院"担任戏剧教授的谷剑尘为 委员(谷教授为浙江上虞人,二十年代初,即和应云卫等在上海组织成立"戏剧协社",还和沈雁冰、郑振铎等成立了"民众戏剧社",影响很大)。"无锡文戏改 进委员会"在谷剑尘的主持下,讨论了"无锡文戏实行彻底改革的方案",发出了"征集各界对无锡文戏批评改进之意见",作出了"训练滩簧演员的办法",规划 了"定期出版研究专刊"`等等措施,使"无锡滩簧"进入了"文戏时期",也为锡剧开创了新局面。随后,苏州成立了"苏锡文戏改进会",上海成立了"常锡文 戏改进会",江阴成立了办事机构。后来,文戏渐衰,锡剧又归纳为"锡帮"(含江阴、苏州、常熟),"常帮"(含宜兴),乃有"常锡剧"之名称。
  9、1952年"常锡文戏"定名为"常锡剧",
  10、1954 年"华东区戏曲观摩演出大会"后,"常锡剧"统称"锡剧"。
  11、锡剧迄今已有一百多年历史,目前苏、沪、浙、皖共有锡剧团32个左右。

江苏演艺网   江苏演艺集团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无锡锡剧院   江阴锡剧票友协会   兰腔英韵-锡剧王派艺术官方网站   百度周东亮吧   2345网址导航   梨园百年琐记   河南豫剧网   上海淮剧团   扬州扬剧网   福建闽剧网   宜兴市锡剧团   百度锡剧吧   苏州评弹团   小锡君BLOG   

Copyright © 1999 - 2025 WxOpera.cn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2023045886号-1  苏公网安备32028102001495  本站符合W3C标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