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考:锡剧绝版“珍品”王嘉大手稿等走出深闺
锡剧博物馆眼下仍在进行馆藏品的进一步征集工作。据了解,目前博物馆已征集到3000多件藏品,其中包括一批首次“露面”的绝版珍品。
据无锡市锡剧院院长钱浩良介绍,目前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为1936年的“无锡文戏改进会”成立批文。1935年,无锡滩簧一度被官府公布为“淫调”。当时各戏院联合在报上刊登了一篇《为改良新剧郑重宣言》,以“娱乐同业公会”名义主持发起了一场改进滩簧的演出,无锡滩簧就这样进入了锡剧文戏时代。
锡剧博物馆开馆时,曾有人惊呼发现了锡剧鼻祖王嘉大的唯一一张剧照。其实有关王嘉大的珍品绝不止这张照片。王嘉大(1895-1964)是武进人,从艺60年间对锡剧从乡间小调发展成完整的曲艺表演、说唱合一的艺术样式过程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。王嘉大曾将《珍珠塔》、《十五贯》等改编为大同场戏,留下的这份手稿是王嘉大写的锡剧早期幕表戏的分场提纲手稿。眼下这份绝版手稿“走出深闺”,令锡剧研究者兴奋不已。
在这批珍贵的史料中,记者还发现了叶圣陶在1962年观看无锡市锡剧团演出的《珍珠塔》后奉赠的绝句手稿,陈云在1983年观看无锡锡剧团演出的“珍珠塔”留下的手迹。另外博物馆还收集到了一份珍贵的音像史料。其中就有由郑素、袁仁仪于1950年录制的《九件衣》。这张唱片一直为锡剧老艺人季梅芳珍藏。这次筹建博物馆,季家将这张珍贵的唱片捐献出来。据介绍,袁仁仪一直被称为“锡剧进入上海第一人”,这张唱片也是新中国第一张锡剧唱片。另外还有由美国胜利唱机公司录制第一张锡剧唱片,以及无锡锡剧团演出锡剧《珍珠塔》获得全届首届金唱片奖的金唱片。宜兴戏迷甚至还捐出了锡剧《珍珠塔》的早期电影胶带。这些老音像资料让后人对锡剧发展过程中的表演风格、演唱流派有了更为直观的了解。(丁晴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