戏考:用现代人的思维品味《草命天子》
总觉得这个戏不太好下笔。主要是怕被吐槽。在修改这篇文字之前,我再次观看了此剧。
如果不是因为小马在微博上疯狂的为《草命天子》点赞,我断不会骑电动车来回一百公里去看这部戏的,但是戏结束后,我又为这一百公里的路感觉到很值当。
首先可以肯定的是,这部戏是一部特别适合(或者说是只适合)年轻人看的戏。全戏以“弘孝”为主线,再以“宫斗”“权势”“暴力”“爱情”“正义与邪恶”等为次要线路展开了故事情节。
说实话,剧情其实挺紧凑的,紧凑到了一句唱词。我清楚的记得第五场,我上了个厕所,开场的两句唱词没听到,最后脑补了2天才补出了完整的剧情。
而这部戏最大的亮点就是大量借用了网络流行词汇:如“我爸是李刚”“信息不通”“知道了”“高调”“火凤凰”“记在账上”“装,再装”“打坏你,我还怕你赖上我”等,如果不是年轻的戏迷,基本上是很难懂的。年轻的观众也许就被这些词吸引了,不得不佩服当时东亮老师的良苦用心和长远的眼光。更加令人惊奇的是,演出当地的方言词汇也嵌入到戏中,那天在张家港,戏中加入张家港当地的方言,把当地的老年观众逗得哈哈大笑。
唱腔上,这部戏借鉴了很多其它剧种的演唱方法与形式。比如京剧《江姐.假意儿梳头窗下坐》就被运用在王华和刘文俊、八贤王的三重唱上。而歌曲《百姓才是头上天》(《康熙微服私访记》主题曲)运用到了全剧的开场曲上。
刘妃狸猫换太子,
李妃蒙冤陷冷宫。
皇子飘零如落叶,
善恶忠奸齐交锋。
新的演唱形式让我大开眼界,从整体上看,《王华买父》中的经典唱段是一段没落,还留下了更多朗朗上口的唱段。
其实排《草命天子》,我想周老师更多的是为了去纪念已故的父亲----江阴市锡剧团周林华老先生,而《草命天子》的原版《王华买父》的大部分唱腔均是由周林华老师设计的唱腔,在保留原来唱腔的基础上,从现代观众的审美的角度去修改,这种有底线、有创新的传承方式,为《草命天子》,为省锡、为周东亮老师赢得了大批粉丝的关注。
我们离开剧情再来讲讲,当时除了小马的怂恿,想看戏几乎是个人情感上的一个寄托,这次终于抓住了一个休息的时机,到张家港永联剧场看戏,为了不影响上班,骑助力车来回一百公里,路上一直担心的是车子的电够不够,好在车子的电挺给力,安全的抵达剧场时,正好赶上演职员老师们在吃盒饭,几乎认识的所有朋友都让我自己拿盒饭吃,感谢之余,想想这些演职员真的是挺辛苦,不能好好的吃上一顿饭,睡上一个好觉,而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下,竟能接二连三排出这么好的戏。
我们除了支持,还有什么可以做的么?
本文原发于我的博客
原创时间:2014年1月28日